www.jiliangjiaozhun.com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我身边的计量人

我身边的计量人

发布时间: 2017-10-18
 记“我身边的计量人”~叶声华 

搞科研“不要命”的院士

 

说到我国汽车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叶声华院士的名字是必须要提到的。作为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杰出学者、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中国激光与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的开创者,叶声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激光视觉检测技术的研究。由于该项技术具有非接触、可在线、精度较高、可实现自动化测量等优点,研究成功后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天津夏利汽车制造公司、一汽大众汽车公司(长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东风神龙汽车公司等,实现合同收入近3000余万元,为我国汽车制造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生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前面提到的激光视觉检测技术最适合于一条生产线上仅生产单一品种。但产量大的轿车生产线,采用另一种生产方式,是一条生产线要生产多品种,每一品种的产量小一些,即所谓的混流生产线。为此,叶声华院士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展了柔性在线自动测量方法的研究,并解决了机器人误差补偿、传感器优化设计、现场校准等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研究成功后,为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地检测技术手段,产生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0年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作为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杰出学者、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中国激光与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的开创者,叶声华院士始终瞄准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和国防安全的需求,尽可能地引入最新科技成就,研究出最新的测试技术和仪器。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防效益。

  在科研上素有不要命之称的叶声华院士,在投身科研近60年中,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用精密测量推动我国工业的发展。现在已年过八旬的他,带着为科学献身的拼命精神仍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他的科研团队也正承担着大飞机、舰船、高铁等一系列大型装备的测量研究任务,及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领域及天津市多项重点攻关课题。

  叶声华院士认为:科技研究一是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创新;二是要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三是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至今,叶声华已培养出120多个博士、硕士,其中有3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及1名国际著名的洪堡基金获得者,还有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所建立的团队200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首届创新示范岗,此项殊荣全国高校仅2名。2012年,叶声华所带团队还被教育部评为创新团队。主持的培养高质量博士,关键抓创造性教改项目在1997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记“我身边的计量人”~艾学璞

“下辈子还要干计量”

 

那是一位19岁的青年,从到天津市计量管理所上班的第一天起,就与计量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操着一口流利且响亮的天津话,忙着给参观者讲解计量文化。

历经半个世纪,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老者,不变的是对计量事业的热爱和坚守。他就是原天津市计量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艾学璞。

从1964年跨入计量行业开始,艾学璞从心底里认定了一件事——计量检测就是求真务实。当时,他给自己的目标是争做一名“能检定、会修理、懂制造”的合格检定员。每次下工厂学习,他都要牢记检定规程,并在实践中发现社会的需求,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搞研发。1966年,还是“练习生”的小艾完成了450V-750V±0.03%级电压表标准分压箱等标准器研究任务。1978年,他主持完成了建磁计量标准工作,由他带头开展的软、硬磁计量检测走在了全国前列。1985年,他潜心研究国际电能计量发展趋势主持引进了德国单相±0.01%、三相±0.03%电能表检定装置,最终使天津电能计量成为全国最高计量标准。

凭借着对计量的热爱和求真务实的坚守,艾学璞先后获得国家科研三等奖、天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技术监督先进工作者、有突出成绩的计量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73年,艾学璞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中国计量发展史。从此,计量不仅仅是一门求真务实的技术,更是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1987年计量检定所清理库房,把库存的民国时期度量衡标准器当成破铜烂铁卖掉。艾学璞发现后,提出保护计量文物的意见,使40余件国内仅存的国家颁发的民国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器完好的保存下来。1993年3月,作为计量研究所副所长的他,成为计量文化的临时保管员。最终,这批民国时期度量衡标准器成为天津市计量研究所实物档案而依法得到保护。天津市计量研究所为此达到“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单位,他本人也因保护计量文物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档案局表彰。

2005年,有着41年工龄的艾老已到退休年龄。他办理了退休手续,退而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计量历史、计量文化、计量文物收集、保护研究和计量科普宣传活动之中。为了创建天津计量博物馆,他义务承担起计量博物馆的筹建及对外开展的日常工作,既管计量文物的征集、收集、鉴定、布展、保护,还担任接待参观讲解。自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近万人,将各层面、各领域的参观者带入计量文化的殿堂。

与此同时,艾老还完成了《天津科技志》中“计量科研”部分、《新中国计量史》中“天津市计量工作大事记”、《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志》中“计量”部分等内容的编撰工作。他还独立完成约37万字的《天津计量史略》的文字编写。近年来,他每月坚持授课四到五次,培训人数达五万余人次。

2013年艾老被诊断为肺癌,但他仍牵挂计量工作,术后康复时间不足两个月,又在计量院重新看到了他的身影。术后,他结合计量文化研究笔耕不止,完成包括计量常识、成语、故事等160篇,超过18万字的论述。

50多年的计量人生,艾老将传承计量文化作为自己有生之年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他荣获国家质检总局“我身边的计量人”优秀事迹介绍表彰的荣誉。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下辈子还要干计量。”